7184次瀏覽
【中玻網】大部分國家面板產能過剩趨勢仍在延續(xù)。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國家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guī)模為1.4億片,同比增長3.6%;同期,大部分國家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面積同比增長12.2%。出貨的增速低于面板產能增長的速度,行業(yè)庫存逐步走高。在此環(huán)境下,今年上半年我國又有三條高世代面板產線陸續(xù)投產,它們分別是華星光電(CSOT)深圳10.5代線、惠科(HKC)滁州8.6代線以及富士康科技集團投入資金的超視堺廣州10.5代線。市場釋放產能過剩信號情況下,仍有新的產線不斷投產,各大面板廠商是否應該及時調整產能結構,以面對供過于求帶來的市場風險呢?
新增產線提升我國面板廠競爭力
2019年上半年投產的三條面板產線,其產品主要是大尺寸電視機面板,也算迎合了近年來彩電市場偏愛大尺寸的消費趨勢。因此,分析師們認為這三條產線投產對于提升我國液晶面板產業(yè)的競爭力有積較作用。
賽迪顧問高等分析師劉暾告訴記者,上半年量產的兩條10.5代線,其目標定位是4K、8K等高分辨率電視產品。群智咨詢(Sigmaintell)研究總監(jiān)張虹分析認為,不同世代線的產品布局有所差異,G10.5代線主要聚焦65英寸及75英寸大尺寸面板生產,G8.6代線主要生產50英寸、58英寸及70英寸面板。前幾年量產的面板產線主要為G8.5代線,今年量產的G10.5代線和G8.6代線對G8.5代線的產品有一定的補充。
奧維睿沃高等分析師曹媛也認為,新增的三條產線在尺寸方面各有側重,華星光電10.5代線以切割43英寸、65英寸、75英寸面板為主,HKC 8.6代線以切割32英寸為主,還可切割50英寸和58英寸面板,超視堺廣州10.5代線則主要切割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前期以65英寸爬坡。
在曹媛看來,10.5代線的建設也提升了我國在大尺寸產品上的競爭能力;隨著彩電的平均尺寸逐漸上移,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產品市場逐漸加大,高世代線的建設有利于我國面板廠進入并擴大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內的競爭力。但是,她也指出,相比大部分國家需求市場的緩慢上升,非常高世代面板產線的陸續(xù)建設投產提升了供應能力的同時也有可能加劇供過于求的情況。
IHS分析師吳榮兵表示,新的產線其技術核心與已有產能沒有太大差別,未來將提升43英寸、50英寸、65英寸和75英寸等產品的供應量,或將引發(fā)更激烈的競爭。
大部分國家面板產能供過于求情況堪憂
當今液晶面板產能過剩的情況,不僅影響到面板廠商自身的獲利甚至對下游整機廠商盈利情況造成了非常大程度的影響。群智咨詢(Sigmaintell)指出,需求增長動力不足與不斷增長的面板產能之間矛盾日趨激烈,大部分國家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嚴重失衡,電視面板價格在經過2018年下滑后繼續(xù)向下探底。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面板價格降幅擴大,不少尺寸面板價格已接近現金成本,使得面板廠承受巨大的虧損壓力。此外,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出貨數量占大部分國家總量的45.8%,占比近半,規(guī)模優(yōu)勢凸顯。
曹媛認為,整體液晶電視面板市場都處于產能過剩的情況,其中50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產品的供需情況較為嚴重。隨著新增產線的增加和面板價格的下降為了更高利潤率面板廠更愿意生產55英寸及以上產品,但需求市場的增速遠不及供應端的增長速度,加速了產能過剩。因此在原有5條8.5代線基礎上,2017年起我國面板廠商又陸續(xù)量產了1條8.5代線、4條8.6代線和3條10.5代線。盡管各家面板廠出貨計劃已有意調整,但新增產能過多并分散,整體仍有增長。
張虹認為,近年來電視面板產能增長過快,造成大部分國家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失衡。其中,中高低端面板供應過剩情況均比較凸顯,但高等產品主要由韓國和我國寶島廠商主要,供需情況相對較好。
面板產能過剩對下游整機廠商的影響,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將降低下游企業(yè)的盈利能力。曹媛認為,上游產能和下游企業(yè)績效有非常大的關系,即產能過剩導致面板價格下降,從而給下游企業(yè)更多利潤空間,但是目前下游需求市場的疲軟和終端價格的持續(xù)下探導致下游企業(yè)利潤率也不斷下降。張虹也表示,面板產能過剩,價格波動加劇,加大了下游品牌廠商對面板庫存管控的風險,重要是帶動終端顯示產品價格形成低價促銷,對下游品牌經營獲利形成非常大的壓力。吳榮兵也指出,液晶面板產能過剩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產業(yè)盈利能力減弱。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優(yōu)化面板供應結構
緩解面板產能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吳榮兵分析認為,預計隨著韓臺老舊產能關停和改造,供需狀況可能會有所緩解。想要緩解產能過剩局面,需要面板廠商加速老舊產能退出,合理調配資源。
劉暾分析認為,面板廠應積較調整生產結構,在LCD手機、顯示器等面板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應當適當減少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關閉舊線;增加55寸以及以上大尺寸面板生產,通過增加面板尺寸可以消化增加的產能。此外,面板廠商也應該看到產業(yè)的新希望,隨著5G和物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將發(fā)生反應智慧端口的增長,帶動液晶面板需求。
而在緩解產能過剩這一問題上,張虹認為,面板廠若要改善獲利艱難的窘境,需要調整經營策略,在擴充產能的同時也要積較推動技術不斷革新、優(yōu)化產品結構。
曹媛則認為,液晶面板產能回歸到合理水平,相關部門應建立起重大項目投入資金風險評估機制,通過市場競爭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產能過剩或將導致產業(yè)出現惡性競爭、“價格戰(zhàn)”,通過市場的“優(yōu)勝劣汰”讓液晶面板領域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在競爭中淘汰落后的產能、產品和企業(yè)。
此外,面板上下游企業(yè)應協(xié)同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技術、提升產能利用率、開拓消費市場。比如,上下游企業(yè)可以抓住非常高清視頻產業(yè)發(fā)展東風,著重發(fā)展4K、8K消費級電視,一是8K電視多集中在65英寸超大尺寸,可以幫助面板廠消化超大產線產能;二是可以借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大部分國家體育賽事的來臨的契機,掀起新一輪的換機潮。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chuàng)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于上周四發(fā)布最新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報告。數據顯示,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業(yè)的PPI在1月份上調1%后,2月份...
2025-03-18
【中玻網】三星電子設備解決方案(DS)部門已著手開發(fā)下一代封裝材料“玻璃中介層”,目標不僅是取代昂貴的硅中介層,還要提升芯片性能。據報...
2025-03-16